任天堂的体感游戏机Wii是如何大获成功的?纵观整个家用主机战争史,当属第五至第七世代的较量最为精彩。也是因为有了这3代的较量,才最终奠定了现在主机圈御三家——索尼、微软、任天堂的稳定局势。但是在这3场较量中,又要属第七世代的这一场较量,最富有传奇色彩。
索尼之前在第五、第六世代主机战场上连胜两局,可谓气势如虹,王者之姿尽显无遗。微软则在第六世代初入战局,虽战绩平平,但也获得了不少的宝贵经验。加上自身财大气粗,自然也就有了继续在第七世代战场上角逐的底气。唯独只有老牌霸主任天堂过的并不怎么愉快,接连两局的失利,让这位曾经的霸主显得颇有些失落与迷茫。而时间并不等人,第七世代家用主机的战争号角,已经由微软一方的XBOX360率先吹响,索尼的PS3也加入了战局。这两部新主机都争先标榜主打高性能硬件,PS3更是搭载了最新的蓝光技术,可以说都是性能十足的野兽主机。面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此时的任天堂又该如何应对呢?
2005年11月22日,微软于美国首发了其最新一代家用主机XBOX360,也正式宣告了第七世代家用主机战争的开始。XBOX360的发售,也让索尼与任天堂都陷入了被动之中。微软想抢首发先机,其实大家彼此心中也都有数,索尼跟任天堂虽然早就知道,但也没什么好办法能够阻止微软的抢先首发。在这一场较量中,索尼PS3的故事,之前也曾写过,这里就暂且不表了,因为今天的主角是任天堂。
其实早在2001年时,任天堂的NGC在发售后,业绩就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事实也证明了,除了任天堂那台不伦不类的搞笑主机VB外,NGC也成为了任天堂历史上最失败的主机之一。在当时来说,主机厂商为了能更好的占领市场,同时也为了能抢占先机,基本都会在其新主机发售后不久,就开始筹备下一代主机的研发了。其实有关这一点,多少有那么点与当年的美苏军事竞争类似,大家都在暗中秘密开发,并选择在适当的时机将秘密武器拿出来亮相,借此以打击竞争对手。
任天堂当然也不例外,在2001年NGC发售之时,WII的雏形就已经被构思了出来,但这时的WII还只是停留在一个简单的想法上。因为任何人都没办法预测未来,NGC刚刚发售,并且任天堂也吸取了教训,不单是增强了NGC主机的性能,更是首次使用了光盘作为游戏载体。客观来说,在第六世代的主机中,NGC的性能绝对一点不差,谁也不可能在一开始就预料到NGC的结局会那么惨。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半年过去了,NGC的销量是一点起色都没有,本来觉得自家主机还挺不错的任天堂,此时也有点迷茫了,难道自己的方向又错了?既然NGC已经不行了,那么下一世代的新主机研发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WII也在此时正式立项。而WII的研发立项,这还要先从已经逝世的第四任任天堂社长岩田聪先生开始说起。
有关于岩田聪先生的生平,本文仅做简述,就不过多的水字数讲解了。毕竟岩田聪先生,对于主机圈的玩家来说,真的是太熟悉不过了。从一名程序员,一路升到任天堂的社长,带领着任天堂出了2部掌机2部主机(NDS/3DS/WII/WII U),除了WII U这部半世代主机没有热销外,其他3部都可以说是过亿销量的神机。如果不是因为胆管肿瘤,55岁的岩田聪先生也绝不会这么早的离世,而如果他现在还活着的话,相信还会带领任天堂创造更多的辉煌,同时也会为玩家献上更多的惊喜。可惜的是,现实中永远没有如果,在这里向岩田聪先生致敬。
2002年5月,任天堂原社长山内溥宣布退休,钦点岩田聪为人。岩田聪上位后,提倡开发简单好玩的游戏理念,而这个理念也的的确确为任天堂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2004年5月11日的E3游戏展上,任天堂宣布了代号为REVOLUTION的新一代主机正在研发。同一年的11月份,任天堂的NDS掌机发售,销量自不用说,稳压索尼PSP一头(有关掌机的部分,在主机战争史中是不做过多介绍的。毕竟现在讲的是家用主机历史,而掌机在以后等有时间了,会单独介绍的)。而反观NGC的销量,真的就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这时的任天堂也在总结,接连在两代主机上失利,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必须找到关键原因!
岩田聪觉得,NGC的性能对比同世代的其他主机已经很强大了,也首次使用了光盘作为载体,可最后还是一败涂地。而NDS在性能上是远低于索尼PSP的,但是最后却能靠着独特创新的玩法与有趣的游戏设计反超PSP。这两件事本身,就足以说明新主机并不是单纯的看谁科技高、性能强就能赢的。更多的,则还是要看主机与其游戏的互动性强不强,本身好不好玩。
此时WII的开发重担,也落到了竹田玄洋的身上,竹田玄洋在任天堂这家百年公司里,也算得上是响当当的大佬级人物。1972年入职任天堂开发部,一路从基层部员干到开发部长,靠的也是真材实料的硬实力,曾先后担任N64与NGC的设计开发责任人。但是竹田玄洋本身有那么点科技至上的想法,之前的N64与NGC上就能看的出来。岩田聪还特意找他聊过有关新主机的一些意见,表达了不希望让新主机陷入硬件竞争的无解循环之中,可否吸取NDS的成功经验之类的观点,最后竹田玄洋也是听取了岩田聪社长的意见。也正是因为受到了岩田聪理念的影响,WII的开发思路发生了改变,并没有选择继续去跟索尼与微软拼硬件,而是将视线更多的转移在了蓝海用户上(蓝海是个经济学名词,代表的是未知的市场空间,这里特指更多的非游戏玩家群体)。
因此而产生的结果是,WII的开发变为了更加专注于一种全新的玩家互动形式上,这正如当初立项时选定的名称一样REVOLUTION,一旦成功,绝对会是一场颠覆整个游戏界操作方式的大!直到2005年的E3游戏展,此时任天堂WII的交互方式也都已经宣告成型了,可在展会上,任天堂却并没有展出WII的实物,仅仅只是展出了游戏主机本体。至于游戏方面的任何相关信息,任天堂都闭口不谈。当时外界也都很好奇,为什么任天堂没有按计划来展出?而任天堂方面给出的理由也颇为有趣,说是还存在着一些技术层面的故障需要排除。其实哪有什么故障,无非是任天堂觉得时机还尚未成熟罢了。
2005年9月份的东京电玩展会上,任天堂的社长岩田聪终于将WII的实物展示了出来,鸡腿双节棍的创意操作玩法毫不意外的瞬间引爆了全球玩家的热议,原来任天堂竟然暗中搞出了这么独特又新奇的玩意儿,简直太有创意了。
2005年11月22日,微软XBOX360抢先首发,正式吹响了第七世代家用主机的战争号角。任天堂此时还没有最终完成WII的所有开发,心中虽然着急,但也没什么办法。2006年E3游戏展,任天堂正式对外宣布REVOLUTION改名为WII。其名称的含义是强调所有人都可以玩这款游戏机,英文中的两个I也是代表了两个玩家并排站在一起,主打多人共同游戏的新体验。不过WII这个名字,在当时还是引发了不少玩家的调侃,很多玩家都感觉这名字即古怪又幼稚,一点不如之前的名字REVOLUTION来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不过任天堂倒是并不在意这些。
2006年11月11日,索尼的PS3在日本发售,同年的11月17日在美国开始发售,但是其首发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时,任天堂出手了。2006年11月19日,也就是PS3在美国发售的2天后,任天堂的WII在美国开始发售,首发售价包含WII SPORTS套件才仅卖249.99美金,价格是第七世代主机中最低的一个。而且WII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家用体感游戏机,可以通过体感条识别出玩家使用WII做出的动作,等同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游戏方式,这绝对是颠覆传统电子游戏界操作方式的一次大。WII一经发售就直接引发了玩家的抢购热潮,就连网上黄牛的高价机都全部销售一空,一度还曾出现了千金难求一机的现象。
而且不光是玩家抢主机,更多了蓝海用户也注意到了这款神奇的游戏机,毕竟此时的任天堂已经不再迷茫,在岩田聪社长的带领下,任天堂倾力打造WII的过程也等于是一场确定了未来的方向的寻真之旅。参照着NDS的成功,WII将老少皆宜与互动性强的特点几乎发挥到了极致,很多几乎从来不玩游戏的人也都陆续的加入了进来,为家里买一台WII,让全家老少都可以参与游戏互动,也成为了一种蓝海用户的时尚选择。
由于设计初期PP电子网站,竹田玄洋听取了岩田聪社长的意见,没有在去过多的追求主机硬件性能,也没有去比拼高清HD画面。因为当时来说,虽然支持高分辨率的HD电视已经投入到市场,但是绝大多数家庭中,还是老式的电视,并不支持高分辨率的HD画面。而任天堂也是看准了这个客观事实,继续选择了适合老式电视的分辨率而没有强上HD分辨率。表面上看确实WII是第七世代主机中最弱的,但是同样反过来说成本自然也是最低的那个。比起其他两家的亏本赔钱卖主机,任天堂卖主机反倒还能小赚……加上WII的游戏娱乐互动性是真的强,人们也乐于体验这种非常新奇的跨时代体感游戏方式体验,真的是想不热销都难。在回过头看看微软与索尼首发时的情况,可以说均等同于被任天堂给按在地上摩擦。
综合来讲,WII的成功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就如当年诺基亚的广告语一样科技,以人为本。过分的强化硬件性能,其实并不是王道,真的要客观的看看当时的用户市场环境与需求。360与PS3确实也不错,但是为了玩游戏能体验高清画面带来的震撼,让用户特意的再去换个高清电视机,这加在一起,可就绝对不是一笔小钱了。反倒是任天堂准确的把握住了市场脉络与用户需求,以独特的创新操作体验征服了用户的心,此举也为任天堂开拓了全新的、庞大的蓝海市场,WII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第七世代的王者神机。
在同行都不停的提高自家主机性能,争相恐后的打造野兽主机时,任天堂的确也曾迷茫过。但是在岩田聪社长的带领下,这家百年公司又重新振作并确定了发展方向,成功的在强敌林立的主机圈掀起了一场进化,可以说在整个家用主机历史上,绝对都是里程碑式的传奇。第七世代的主机大战也随着这台销量过亿的神机WII而宣告结束,任天堂也终于以王者归来之姿重登神坛。而这场主机界的进化,也让索尼跟微软产生了改变,PSVR与KINECT相继诞生,而其各自的第八世代主机(PS4/XBOX1),也并没有在过度的强行拉高比拼硬件配置,可以说这都是受到了任天堂这场进化的影响,不过这些都是另外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