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电子app下载《游戏产业回顾之游戏公司雅达利

  新闻资讯     |      2024-03-05 21:47

  PP电子app下载《游戏产业回顾之游戏公司雅达利今天我们来谈谈雅达利。全文就当故事讲吧,但是怎么来讲,讲的也就是个大概,有不全的地方还希望大家补充。话说就在电子游戏诞生并繁荣起来的前面几十年,有个游戏公司可谓是主宰着游戏界的大部分江山,当时雅达利发展的那叫一个稳。这个公司叱咤风云在当时的游戏界,也在短短时间缔造出了美国游戏界的传奇。

  这个公司的名字第一句话我们就说了,那就是雅达利。如果你是一个骨灰级玩家或者是一个喜欢游戏爱了解游戏的玩家。无论你是否玩过雅达利的游戏还是接触过雅达利的产品,雅达利的这个名字你都不会陌生。当然了,现在的玩家可能没听说过,但是你若是喜欢单机游戏,喜欢主机游戏,这篇文章那就是非看不可。

  游戏产业的迭起兴衰就如一部史书,记录着每一个朝代的辉煌和没落。当初的雅达利公司就如现在的索尼,任天堂,微软公司一样。雅达利的这个名字也代表着一个时代游戏业的巅峰。就算是用现在的时代角度来看,也没有一家游戏公司能达到曾经雅达利的成就与辉煌,当然也没能像雅达利童话一样破灭的如此之快。雅达利的整个故事就如秦王朝一样,有着不凡意义的成就,但最终却也走向了灭亡,当然雅达利的覆灭不是因为,具体的我们下文来讲。雅达利在其最辉煌的时候,也是几乎在一夜间覆灭的前奏。其失败的整个历程直到今天仍让人扼腕惋惜。雅达利的失败在现在被称为“雅达利的冲击”而且作为案例成为了游戏界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也算是雅达利的额外贡献了吧。

  而在我们讲述雅达利公司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雅达利公司的最初创始人PP电子网站,诺兰布什内尔。他生于1943年,出生地在犹他州克利尔菲尔 ,一个美丽的小镇。在布什内尔小的时候,和其他孩子一样他也是个贪玩的熊孩子。他最喜欢捣鼓和研究自家的家用电器,还帮家人和邻居们修过电器,甚至在他10岁的时候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台收音机。而正是因为如此,童年在电器堆中长大的诺兰布什内尔用不停地“实践”造就了他超凡的动手能力,同时也造就了他后来的成功。

  1962年,在美国的三位大学生开发了一个叫做太空战争(Space War!)的程序。实际上三位学生是把DEC公司在1959年开发的一种娱乐机器PDP-1进行了修改,后来DEC为了表达母麻省理工的感恩之情,特意把PDP-1送给了麻省理工的电脑房,这也就是日后游戏发展史上第一个被认为实际意义上的电脑游戏程序。当时这款游戏在全美的大学内部都十分流行,诺兰布什内尔也深受这款游戏的影响,他在自己的游玩之中深刻的感受到了游戏带给他的乐趣,萌生了日后让电子游戏进入千家万户的梦想。

  1971年,在美国硅谷安派克斯公司工作的诺兰·布什内尔耳闻目睹惠普、英特尔创业成功.。决心自己也闯出一番事业。然而, 他已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和两个可爱的女儿, 家境并不宽裕。所以暂时不敢脱离安派克斯公司,而得知这份心情的妻子从箱底翻出仅有的500美元储蓄交给丈夫,当作布什内尔公司的全部初始投资, 地点也只好将就设在家里。 布什内尔把女儿住的卧室腾出一间改成工作室, 开始了他的业余创业生涯。夜深人静之时, 布什内尔总是在构思和绘制一张张画满线路的电路图纸, 由于他的技术水平的限制, 布什内尔不能涉足新的电脑,但丰富的想象力却为他独辟蹊径,他的思路也日渐清晰。

  《太空战争》曾经带给他巨大的影响,这是第一个能在电脑上运行的影像游戏。然而,用400 万元的巨型计算机来运行这种程序代价巨大, 所以他决定要制造一台能够为众娱乐的电子游戏机产品。1971年一天的清晨,布什内尔试制成功了这种商业性电子游戏机,名字就叫《电脑空间》,这也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街机游戏机。《电脑空间》 的游戏机最早是放在游乐场的弹珠厅里。毕竟是1971年,那时《星球大战》还没有诞生,冷战还在继续,人们一听到电脑,太空, 宇航员等关键词就会认为这些是科学狂人和政客们的玩具,再加上游戏操作过于复杂, 对于只会玩弹珠机的人来说这台机器简直堪比时间机器。《电脑空间》总共生产了1500台,社会反响平平,但是这次失败给了布什内尔很多的市场经验,为其日后创业打下了基础。

  1972年, 在布什内尔带领下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决定成立一家公司, 因为布什内尔是日本围棋迷, 公司的名字就取自日语中的围棋用语“当た り” 的发音, 但该商标早已被注册,于是他把公司改名为“雅达利”(ATARI),意思是“将军”。雅达利公司成立后,在1972年推出的投币式街机“PONG”,这可以说是在游戏史上第一款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电子游戏。在《PONG》成功之后,布什内尔决定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游戏机的生产, 这自然需要一大笔经费, 于是雅达利公司硬是把一个荒废的溜冰场改成了生产车间,还买来一大堆报废的电视来当街机屏幕,一切都是那么简陋。

  《PONG》为雅达利赚来了第一桶金,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销量就已经达到 1 万以上。 在游乐场, 大学的机房,酒吧等到处都能看到。 之后有人曾说世界上有两颗非同一般的乒乓球, 一个转动了地球 (中国的乒乓外交),一个转火了游戏业。年轻的工程师布什内尔在“PONG”获得成功后并没有止步不前,雅达利在1973年就已经开始从其他公司挖掘技术实力强悍的工程师, 以此为开发新一代的游戏机打下人力资源基础。

  1974 年, 雅达利准备朝家用娱乐市场进军, 同年推出了《PONG》 的家用机版本, 实际上所谓的《PONG》家用机版本就是一种简陋的单用途计算机,用当时非常先进微处理器来控制。《PONG》的家用机版本体积小,操作方便,一推出就大受欢迎。不光如此,雅达利还十分有创意地设计用盒式磁带来存储游戏软件, 这可要比奥德赛的芯片拿在手上舒服多了。 该设计既能节省大量空间, 又可以保护好游戏, 所以后期很多家用机的卡带都可以说是在模仿雅达利。在家用游戏机市场打下的基础让雅达利公司看到了新的前景, 于是一项命名为Stella” 的新游戏机开发工程项目启动, 其核心是一块具有完整功能的CPU, 这就是后来叱咤风云的 Atari 2600 。

  而在1976 年8月, 仙童半导体推出了视频娱乐系统,这款产品与雅达利的“Stella”一样,都是以独立的功能完整的CPU为核心的硬件系统。在劲敌仙童的新款游戏机己经面市的时候, 雅达利仍然未准备将“Stella”投放到市场。此时“PONG”的家用游戏机已推出一年多的时间,市场十分需要类似产品的后继者。雅达利虽然从“PONG”所引起的热烈反响中获利不少, 但始终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加快“Stella”的研发效率。面对这一困境,布什内尔决定将雅达利卖给华纳传播传播公司, 同时向华纳承诺将尽快使新型游戏机面市。

  在“Stella”研发后期,已有种种迹象表明消费者开始对“PONG”与其他老式游戏机不再感兴趣。1977年的电子游戏市场甚至出现了小型的衰退。与此同时,雅达利终于意识到如果再不推出新一代的游戏机的话,市场上很快就会充斥着其他同样基于卡带系统的游戏机,而这样将对“Stella”产生巨大的威胁。在四年漫长研发时间和一亿美元研发资金的投入后,新型游戏机 Atari 2600终于在1977 年开始发售。

  Atari 2600 可以称得上是美国人做出的最成功的游戏机,很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游戏及一些首创的游戏概念皆源自以Atari 2600为平台的游戏, Atari 2600 不仅在当时的美国大受欢迎,甚至在出口到南美后都保持着游戏卡带还是游戏机的可观销量。Atari 2600 为历史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神线年短短五年里,雅达利通过这台游戏机挖掘到了当时美国电子游戏市场最大的第一桶金,雅达利的业绩也由此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增长1976年。Atari2600推出的前一年,这家公司的价值只是三千万美元,但随后就在6年间升值了60多倍,直至价值20多亿美元。

  当美国的电视游戏业销售额高达32亿美元的时候,雅达利己经占有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神话并不是廉价的, 雅达利在Atari 2600的研发上耗费了超过一亿美元的资金。在高昂的研发费用之外,雅达利还面临着重重的困难与阻碍Atari 2600 最初的定价为199 美元。 同时销售两个操控杆和几份游戏卡带,根据厂商所公布的数据,在1977年的圣诞消费档期,一共售出三十五万到四十万套机器。最初生产的一批是在雅达利总部美国加州太阳谷的生产线上制造的, 这一批游戏机的外表有一层厚实的射频防护罩和塑料外壳。

  机器十分沉重, 玩家们因该版本的机器前方有 6 个开关而戏称其为“重型老六”(Heavy Sixers),因为生产工艺的问题,这批机器有一部分的交货时间延误了,导致的损失高达两千五百万美元。次年,生产线迁移至中国香港,新版本的游戏机的外壳与生产工艺经过改进,重量比之前的加州版要轻上许多。这一年雅达利生产了80万台Atari2600,结果只卖出了55万台。雅达利因此需要向华纳申请财政支持以填补资金空缺。华纳也因此开始对雅达利创始人布什内尔感到不满。

  迫于公司上层压力及当时布什内尔对Atari 2600的市场运作做出的一系列错误判断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诺兰·布什内尔不得不在1978年11月与公司签订了一份回报丰厚的七年期的不竞争协议后,辞去在雅达利的职位,离开了这家由他一手创立的公司。

  布什内尔离开雅达利后,雷·凯萨(Ray Kassar)出任雅达利的新总裁。凯萨没有任何开发电子游戏的技术背景,原本是一名经营纺织品的商人。于1978年年初被布什内尔任命为雅达利的营销顾问。他在出任总裁后就立即开始对雅达利内部进行人员改动,开除了不少跟雅达利一起发迹的老员工,同时也终止了很多他认为没有必要的开发计划。作为一个十分传统的商人,他觉得这些工程师太过“散漫”。经历这次改动后,有不少原来跟布什内尔一起创业的工程师对凯萨新引入的商业经营模式极度反感。雅达利内部也开始分化成两大派。

  凯萨的新的运营策略最终导致了另外两件对漩戏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一个是4名工程师退出丁雅达利,另起炉灶建立了当时游戏界第一家第三方游戏开发商Activision(动视)。当初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如今已经发展为游戏业巨头。另外,就是雅达利在这一年也开始制造个人电脑了。雅达利的规模一直在扩大,在凯萨的经营下,雅达利的研发队伍规模增长地在美国可数一数二了. 虽然团队也包揽了一些与游戏制作和个人电脑无关的工程项目,但最后这种项目大多都胎死腹中。

  这段时期,Atari2600的改进机型Atari 2700宣告开发失败,因技术原因,这款试图通过无线技术改进性能的游戏机最终没能投入市场。但无论如何,雅达利公司收入的比重已占去了母公司华纳收入的一半,而且Atari2600的销量完全不见有下降的趋势,凯萨的经营手段成功地将雅达利推向高峰。雅达利在这段时间内依靠Atari2600的出色销量和凯萨卓越的营销手段蒸蒸日上,好光景一直持续到 1982年。由于雅达利2600在美国带起的家用机热潮,让人们意识到电子游戏产业所具备的巨大市场潜力,越来越多的商人加入其中,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一时间各种所谓的游戏制作工作室纷纷成立,大量游戏涌入家用机市场。

  实际上,当时的美国并没有那么多开发游戏的人才,这些新游戏公司为了可以发行新游戏, 不惜用重金“挖墙脚” 聘用竞争对手的游戏工程师,更有甚者试图通过“逆向工程”硬件反编译这种违法的行为去研究如何开发游戏,而雅达利公司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应该去如何控制第三方开发商发行的游戏的质量。在新公司中负责游戏制作工作的工程师大多都没有游戏方面的从业经验,又满脑子只考虑“捞钱”,于是只能做出大量粗制滥造的游戏。

  在这些劣质游戏开发商中,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桂格燕麦,正如字面意思所表示的那样,这是一家食品企业开设的游戏开发部,名为US Games。桂格燕麦总共发售了14款游戏,而这14款全是质量低劣到令人无语的烂游戏,结果这个电视游戏开发部只存活了不到一年就关门大吉。

  刚刚兴起的美国电子游戏业直到80 年代初期还没有一本能够介绍游戏的质量并具有限公信力的杂志。结果,在有数以百计的新游戏发售,而其中绝大部分都奇烂无比的1982年,消费者们在买到烂游戏回家后纷纷大呼上当, 玩具店里滞销的电视游戏卡带也越来越多。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 除了烂游戏, 还竟然有人开始制作并发行起了游戏。1982年10月,Mystique 率先发行了臭名昭著的游戏 《 卡斯特的复仇》。

  这款游戏的主题是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这位在美国印第安战争中阵亡的美国将军的“复仇”印第安族的女人。 种族歧视加上意识形态扭曲, 立刻引起了早就跃跃欲试的美国媒体对电子游戏的负面报道, 该游戏也为 Mystique 惹来不少争议与官司, 妇女权益保护团体与印第安民权组织纷纷谴责无良的游戏开发商, 政客也借机大肆抨击电子游戏业,Mystique的行为无疑是在为当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游戏业落井下石。与此同时, 个人电脑开始造成游戏困境。

  对电视游戏市场构成了力度空前的冲击, 雅达利公司从这一年开始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以上种种事件让美国电子游戏业开始走入萧条,即使如此也没有人会认为像雅达利这种如此辉煌的公司会陷入绝境, 在当时, 雅达利公司自己也没有任何察觉, 然而最可怕的就是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 接下来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几乎让雅达利公司一夜倾覆。

  1982 年,斯皮尔伯格指导的 《E.T》 电影火遍全美, 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个可爱的小家伙, 《E.T》 也带动玩具、服装等一系列产业发展, 雅达利便决定把 《E.T》 搬上2600的舞台,于是抛出重金买下了《E.T》的版权。在华纳公司接受了其在电影业中的死对头环球影亚和 《E.T》 的导演斯蒂芬· 斯皮尔伯格提出的如同敲竹杠一般的条件之后,《E.T》游戏版便正式开始了开发。华纳传播与环球影视在7月份谈妥了制作权与改编权, 而雅达利竟然被要求要在12月圣延节前发行这个游戏,这意味着必须要在9月份之前完成,换句话说,《E.T》这款游戏的开发周期仅有六个星期左右。

  而在当时的条件下, 如要开发一款可玩度比较高的Atari2600游戏,即使是交给资深工程师来设计,也至少需要四五个月。雅达利将这个游戏托付给了著名的资深游戏设计师霍华德·斯科特·肖 , 霍华德竟然线月份之前成功地把一个完整的游戏交给了雅达利, 当然游戏本身的品质自然无法保证,所谓的完整游戏也仅仅是能正常运行而已。

  1982 年的圣诞节, 几乎所有美国电视台都在播放一个相当温馨的广告: 外星人 E.T.装扮成圣诞老人的模样来给小朋友们送礼物,他打开了一个礼物盒,里面正是一张《E.T》卡带, 然后玩起了游戏. 在强力的广告宣传攻势下,《E.T.》 游戏版最终在1982年的圣诞档期中卖出了 150 万套, 但之前雅达利对于游戏销量过多的预估使得游戏在发售前就已经制作完成了四百万盒卡带,至于《E.T》游戏版的质量简直可以说是对人类文明的嘲弄,《E.T》游戏内容就是操控长着异形脑袋的 E.T, 在绿色的屏幕上跑来跑去, 根本不知道游戏到底在讲述什么 。 人们对 《E.T》 乃至雅达利大失所望, 积蓄在大家心中的不满终于爆发了。

  根据在当时的财报显示,雅达利在这二年的损失高达5.4亿美元,平均每天损失了一百五十多万美元。这时雅达利的仓库堆满了卖不出的游戏与货品,数量十分惊人,这些积压的货品不仅无法回收和出售,雅达利还需要为此支付高昂仓库管理费用。这时,雅达利做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决定——将之前尘封已久的五百万盒吃豆精灵游戏卡带,两百五十万盒 E.T以及其他一些卖不出的货物一同碾碎,送往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垃圾填埋场当作废物彻底销毁。

  1983年,在经历了雅达利冲击之后,美国大众对于电子游戏的狂热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留给商家和玩具店的只有堆积成山的卖不出的游戏。当玩具店要求游戏开发商退货换货的时候,这些开发商却再也不能将旧货换成新游戏或者通过退钱赔偿经销商的损失。为了尽可能多地卖出这些劣质游戏以减少损失,经销商不得不大幅降价销售游戏,原价35美元的游戏,当时可以以几美元的价格出售,仅为原价的10%左右。消费者不愿再购买游戏,而开发商也因此开发不出新游戏,市场的大衰退终于全面爆发。

  绝大多数为Atari 2600开发游戏的工作室。无论其产品的质量如何。都相继宣布破产,而美泰、Magnavox、Coleco等第二世代电视游戏产商也纷纷宣布放弃视频游戏开发事业。而雅达利则在1984年亏本亏得惨不忍睹。最终被母公司华纳卖给原来的死对头 前Commodore的杰克特拉梅尔手中,被改成了一家以生产个人电脑的公司。

  美国第二世代电视游戏机的市场在萧条中被彻底地摧毁了,因为这场萧条,世界的电视游戏发展中心从美国转移到日本,当1987年北美消费者重新对电视游戏重拾信心的时候,业界的领导早已变成日本的任天堂。美国则在微软的XBOX推出之前,曾有长达17年的时间因缺乏一款由美国制造的产品可以与日本系游戏机相匹敌。

  雅达利在这次元气大伤之后,以几乎完全宣示着公司已经到了发展暮年。也确实如此,雅达利在之后被多次易手。1996年,由于美洲虎主机的惨败,雅达利被一家不起眼的硬盘商 JTS收购,成为旗下子公司。1998年,JTS又以500万美元把雅达利卖给了孩之宝,雅达利此时还是为PC和PS平台开发一些游戏而已。2001年雅达利又被卖给了戏公司英宝格,2003年英宝格公司宣布将其美国和欧洲分部名称改名为雅达利公司。仍然使用利达利LOGO,但是总公司还叫英宝格。

  到了最后,雅达利的全部股份均被英宝格收购,其游戏系统发售均被南梦宫万代欧洲公司吞并。而于2013年1月,雅达利公司在纽约正式申请了破产保护,一代游戏界巨头,曾以500美元创业起家,也在风雨摇摆中艰难度过暮年的雅达利公司彻底为自己画上了句号,实在令人惋惜。